乡镇企业家老周的困境与转机?江西工业变化引关注

你是否想了解江西的工业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一个乡镇企业家的亲身经历或许可以为你提供线索。我的朋友老周,在南昌附近的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营着一家生产精密零件的小型企业,去年他几乎要关闭工厂。

这处厂房已有十五年历史,里面的机器设备还是十年前的老旧款式,员工流动性很大,业务也常常出现纰漏。去年春天接的一批出口订单,由于镗床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导致整批零件作废,直接造成超过八十万的损失。老周当时正蹲在车间里抽烟,目光落在墙角堆积如山的废品上,看着自己日渐花白的头发,心里充满了忧虑。

如何申请技改补贴?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学校_江西工业和信息化_江西工业和信息化

去年五月,事情有了转机。区里工信局的同志们来开展政策宣讲,谈到"智能制造升级专项补贴",最高额度能覆盖设备费用的百分之三十。老周起初觉得这可能是宣传手段,但还是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到管委会领取了申请表格。出乎意料的是,提交材料后的第三周,他就收到了工信局同事的电话,告知他的项目符合"专精特新产品技改方向"江西工业和信息化,需要补充设备明细清单。

智改数转要花多少钱?

老周下定决心,先把原本打算给儿子购房的钱用上了。他新购入了两台五轴联动加工设备,并且请人协助建立了MES生产管理系统。整个项目花费了四百多万,他个人承担了不到三百万,剩余的一百三十多万按照相关政策补贴到了公司账户。为此他特地请财务人员喝了一顿酒,表示如果这笔申请没有获批,他可能需要购买安眠药来帮助入睡。

旧厂改造后效益如何?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学校_江西工业和信息化_江西工业和信息化

今年春节前,我到工厂探望他江西工业和信息化,一时没认出他来。车间变得宽敞明亮,新机器的运作声比从前轻柔,屏幕实时展示着每台机器的作业效率。老周用手机向我展示信息:产品瑕疵率从过去的8%降低到1.5%,现在三十个人能完成过去五十个人的工作量,上个月刚接到一笔价值千万的新能源汽车零件订单。

小微企业如何对接产业链?

更没想到的是,今年三月,省工信厅举办的"产业链供需对接会"中,老周的工厂被选入江铃汽车的供应网络,现在他的零件直接提供给新能源卡车制造车间,每月稳定销量比去年增加了三倍,前两天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和工信厅官员的合影,留言区都是同行来表示祝贺咨询的。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学校_江西工业和信息化_江西工业和信息化

从快要停业到年收入达到一亿元,只花了十四个月的时间,老周总表示自己是碰上了好运气。实际上在江西,有类似他经历的人正在各个地方不断出现。近期公布一组信息:江西省完成了五千一百二十七个工业技术改造工程,同时新增了一千一百九十一家省级专业化小巨人公司,这些抽象的统计数字背后,体现着众多像老周那样的工人在生产现场忙碌的身影,也展现着设备控制面板上精确的读数,更记录了研发团队凌晨三点依然工作的场景。

如果身边有经营遇到难题的企业家,可以发给他们参考。也许下一个因工业信息政策得利的案例,就出现在附近。觉得有用的朋友,记得点个赞和收藏,让更多人了解江西工业的新气象。

地址:济宁市汶上县中都街道政和路868号 电话:0537-7212416 开放时间:周一到周五8:30-12:00,14: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