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级证有用吗?一个项目经理的真实经历
今天要分享我一位老同事小马的经历,他今年32岁,曾是乙方担任项目经理,后来选择离职,凭借获得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级证书”,成功转向甲方工作,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如果你是制造业的技术人员,或者项目管理方面遇到了难题,这篇文章可能会让你节省两年的时间。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级证值得考吗?
2022年夏天,小马在苏州一家自动化设备公司担任项目经理,带领着五个人组成的团队工作。然而,那年行业遭遇了不景气,公司决定削减三个产品线,他负责的新能源项目预算也被取消。更糟糕的是,他合作了三年的重要客户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即项目经理必须具备中级职称以上的资格认证。小马手里只有初级电工证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级,因此最终失去了这个客户。
离开客户的工作场所,苏州的日光强烈得让人睁不开眼,小马蹲在台阶位置抽烟,手机收到HR的提示,内容是关于下个季度,所有项目职位将优先考虑持有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级资格的人选,他那天才明白过来,在制造业奋斗了十年的实践经验,反而不如一个国家认证的资格书来得重要。
零基础怎么备考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级?
离开工作岗位后的第一个月,小马把自己锁在租住的房子里,专心研究相关的资格认证信息。他拿人力资源管理师、PMP这些证书做参照,觉得工信部授予的“工程技术人才中级职称”与制造业最为契合。该认证的考核范围涵盖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新兴技术应用三个方面,这些内容恰恰是他日常工作的重点。此外,这个职称在政府网站上可以查询到认证记录,具有全国范围内的效力,连国有企业也承认这个资格。
他参加了网络课程学习,白天外出送餐赚取学习费用,因为房贷的压力使他无法有闲暇时间,晚上七点到十二点坚持学习,从不间断。我去探望他的时候,发现书桌上摆放着《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和《工业信息化新技术概论》,笔记本上写满了“WBS分解原则”和“挣值管理公式”等内容。他擅长将书本上的实例进行改造,用自己参与过的项目来替代,例如把“智能工厂系统部署”更换成他负责的“汽车零部件产线改造”,这样零基础学习就不会感到乏味。
考下证书后工作有什么变化?
二零二三年三月,小马带着新领到的资格证书,去应聘一家上市公司负责甲方项目的总监职位。面试时,人力资源部门查看他的履历,看到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的中级工程师(项目管理专业)”这一部分,立刻表示了兴趣,说他们工厂正在实施数字化升级改造,正需要既了解技术又掌握管理的人才。他后来了解到,这个职位有八十三人应聘,其中有三个人拥有PMP证书,最终录用他,是因为这项资质正好满足了公司申请“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条件。
他掌管的智能仓储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级,资金从五百万增加至一千二百万,同组八个名校高材生都对他心悦诚服。上回发薪水,他给我看收入明细:扣除税费后每月三万八,较往年增长了一倍以上。先前公司评选模范职员,负责人在集会上提及:“小马获得的工信部中级资格,为我们争取到政府三百万的技术革新补助,这代表实实在在的成效。”
普通人考这个证要注意什么?
如果你也想考,记住小马的血泪教训:
1. 选对专业方向制造业更倾向于选择“工程管理”“整体协调”,软件开发则侧重于“信息领域”,报名前务必在工信部网站miit.gjzjsks.net上核对当前的专业目录,以防录取到即将取消的专业方向。
2. 别盲目报班学习时参考《工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定规范》(最近更新的版本是2023年第二版),做题时使用“人力资源部考试管理机构”发布的正式练习题集,这种做法比随便报名那些收取高额费用的通过保证课程更可靠。
3. 证书要及时注册:考完3个月内到本地工业和信息化局备案,不然影响职称评定。
最后要说明,三十五岁时的困境并非注定的,关键在于是否事先为自己做好了准备。小马用一年的时间证实,在制造业领域,由官方认证的中级资格,有时比拥有十年工作经验更有助于获得高薪职位,更容易进入知名企业。
如果你对是否要考取证书感到犹豫,或者想了解详细的复习资料,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会请小马亲自回应你。如果觉得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和收藏,并且分享给那些同样在努力提升的朋友——每一个认真工作的职场人士,都应当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