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重大任务压身,负责人因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难眠?

最近公司承担了一项重大任务,项目负责人王先生却连续多日难以入眠,情绪颇为低落。要说起这情况,时间还得回溯到去年十一月那次工厂的检查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是什么?

老王在智能传感器公司担任技术主管已有八年,经验相当丰富。去年秋天,他终于成功谈下了南方某汽车厂商的300套订单,眼看年底就能取得显著业绩。但在签约前,厂家派人来现场进行审核,技术组汇报完相关流程后,对方立即指出问题:他们的质检标准仍然按照三年前的地方法规执行,而现在必须严格遵循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国家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库_工业行业标准网_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

这番话让老王顿时感到后背湿透。他马上找出那份《智能制造装备 工业传感器 通用技术要求》的005号行业规范,仔细核对自家产品的状况,发现差异很大,尤其体现在 EMI电磁兼容性测试上,旧规范规定的上限是50dBμV/m,新规范却明确要求达到40dBμV/m。要弥补这个技术不足,更新设备至少需要花费上百万,面对这样的项目,到底要不要承接?

企业不执行行业标准有何后果?

会议讨论陷入僵局,厂长举了个更令人警醒的例子,说邻近工业区有家竞争企业,由于未能按时调整《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中的能源消耗数据,今年开头被勒令暂停运营了十四天,还须支付将近一千万的订单违约补偿。老王由此明白过来,所谓的“标准”并非仅限于文件规定,而是成为市场参与资格的必要条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_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库_工业行业标准网

那天他和技术人员留在实验室,借助仪器观察了56个小时的数据,结果查明传感器芯片的无线部分是造成干扰的主要原因。当着手购买新的抗干扰材料时,新的麻烦又出现了,送来的纳米级减振材料,其检测记录上仅说明达到了内部规范。老王立刻取消了订单,自己去了江苏那个物资供应点,强迫他们依照工信厅登记的 QB/T 4872-2020 规范重新进行检测,光是这一番周折就耗费了十二天。

如何快速匹配行业标准要求?

元旦过后,情况有了转变。老王在工信部门户网的“标准馆”里,看到了一个“标准解读训练营”的免费直播课。他带着设计师一起参加了为期三天的课程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掌握了一种实用技巧:借助“标准条款-技术参数-工艺文件”的关联表格,将新标准中的58项要求分配到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例如温升测试这一项,他们依据 GB/T 2423.2 相关环境测试规范,在组装过程中额外加入了120度高温的时效处理环节。

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_工业行业标准网_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库

一直忙活到四月份开头,首批样品被送到外部机构化验。三天后接到通知,八个关键参数全都符合要求,精度偏差被限制在正负零点一,比规定的正负零点三还要好很多。月底收到汽车厂首批预付款时,老王在车间里悄悄擦了擦汗,心里明白过来,这次经历让他看透了,那些繁琐的规范条款里,其实隐藏着行业重新洗牌的线索。

现在工厂的检测单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终于印着“达标 工信部 2023第3号通告规定”的明显字样。前两周行业座谈会上,老王把这段经验画成流程图讲给大家听,座位后面有个年轻技术人员紧追着问:“要是标准变得太频繁跟不上怎么办?”老王朝手机一指:“记牢两条,到标准信息发布平台查新,常去质联会的推广活动那里听通知。”政策这条路可不敢等,越等坑越深。”

公司方面,规范从来不是可选项。世间最稳固的信心,从不基于偶然期待,完全依靠规矩之中积累的实在能力。贵司在规范提升过程中遭遇过哪些难题?欢迎在留言区讨论应对方法,请记得关注保存,今后碰到规范难题可随时查阅过往内容。

地址:济宁市汶上县中都街道政和路868号 电话:0537-7212416 开放时间:周一到周五8:30-12:00,14: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