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在哈尔滨负责一家规模不大的设备加工作坊,最近他经常向周围的人表示,是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扶持让他的工厂得以存活至今。这个情况得从去年春天讲起。
那个时期,工厂刚刚承接了一项重要工程,焊接车间的陈旧机器却突然停摆了。李明为此焦躁万分,嘴唇上冒出了水泡,他跑遍了哈尔滨的机械交易场所,但要么是机器规格不符,要么是供货时间来不及。眼看就要面临违约罚款,他在朋友建议下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抱着碰碰运气的态度拨打了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小企业管理处的电话号码。
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能帮什么忙?
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听完汇报后,次日就带着两位技术专家前来探望。在存放大量零件的车间内,专家们围绕机器仔细查看了三个小时,最终提出了建议:这台设备状况良好,他们将会联系省机械研究院的工程师进行改造提升,这样比起购置新设备能够节省四十万以上。李明当时心里嘀咕:政府部门办事效率竟然如此高。
未曾料到第三天清晨,省机械研究院的专家就带着家伙什儿到来了。他们耗费了七天时间,为旧焊接设备配置了数字操控系统,校准的准确度甚至超越崭新的机器。更让李明感到欣喜的是,改造开支的三分之一能够申请到“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
如何申请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补贴?
申请补贴时李明感到十分为难,财务报表、项目可行性报告、设备改造清单等文件他完全看不懂。分管工作的张科长得知情况后,特意安排了一位联络员指导他填写申请。三月份提交的申请,四月份补贴就发放到了账上。李明手上有银行的证明文件,一定要请联络员吃个饭,对方笑着婉拒,说这都是他们分内的事,李明让工厂重新运转起来,就是对他们的工作最好的褒奖。
去年冬天,哈尔滨疫情波动,工厂停工十五天。重新开工时,李明发现零件供应中断,外地货物无法运达。他首先想到联系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这次委员会启动了“企业供应链应急对接平台”,借助数据技术,当天就找到了大庆一家制造同类零件的公司。此外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委员会还协助物流部门办理了通行许可,原料在三日内抵达了厂区。
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对接中小企业
今年春天刚到,李明的企业被选进了“黑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名单”。授奖那天,他看着鲜红的奖牌,心里一下子就清楚了:政府单位和公司之间,并不是隔着透明隔断,像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这样的部门,确实是为企业排忧解难的依靠。他现在每个月都会访问省级的“中小企业服务窗口”,查看有关政策的说明以及市场的供求状况,他最近正在准备申请智能生产线升级改造的方案
各位老板,要是经营上碰到技术、资金、政策方面的麻烦,可以多留意黑龙江省工信厅发布的信息。说不定你的公司,也能像李明工厂那样,借助政策好时机快速发展。要是觉得有用,就点个赞,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