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和我相识已有十年,目前在某个中部省份的工信系统任职。去年寒冬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务员,我们饮酒畅谈,他兴致勃勃地谈及计划促进当地工业的数字化升级。然而,今年春节刚过,他就表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忧愁情绪。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务员好考吗?
老张在2015年通过省考进入体制内,笔试分数是137分,刚好达到最低标准。他的研究生学习专业是机械工程,这个专业正好能满足某个地方机关对急需人才的招聘要求。"如今想要进入这个体系的学历要求越来越严苛了",老张一边喝酒一边感叹,他们单位去年招聘的六个职位里,有五个需要应聘者拥有硕士学位,另外还有两个职位明确指定了新能源、芯片等专门的研究领域。
工业和信息化公务员发展前景如何?
老张在普通职员岗位工作了五年,去年终于获得了副科级职位,这个消息让他很高兴。不过,他现在感到很头疼,因为专业职位的提升通常需要通过"双通道"的途径,也就是既需要了解行业的发展方向,又必须擅长撰写政策性的文件。老张自己就说过,为了准备《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他上个月连续三周都要工作到凌晨两点才离开办公室。他的办公桌上那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白皮书》,几乎已经被翻破了。
公务员岗位和事业单位有区别吗?
今年三月,老张临时被安排到省5G产业联盟筹备组工作。这个由工信部门负责组建的临时单位里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务员,既有拿着公务员工资的老张,也有从电信研究院临时调来的事业编制工程师。两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异在于评估标准,老张坦言,他们需要统计政策实施的具体数据,而对方则更注重专利创造的数量。
事情在上个月有了变化。老张参与制定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被上级部门当作正面范例加以采纳。上周五部门会议结束后,局长单独留下老张,商议了产业处室的工作调动问题。他其实每个季度都对企业申报资金感到很麻烦,但每当看到那些中小企业确实把补贴用来进行数字化升级,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望着电脑屏幕上仔细核验第五版《智能工厂建设标准》的老张,我猛然领悟了他朋友圈"在细小处施展抱负"那句话的真正含义。这位在制造业领域忙碌的公职人员,正以自己的行动促进着中国制造水平的提升。点击右下角的小红点,向众多像老张这样的产业政策执行者致敬!在留言区分享你认识到的"工信工作者"经历吧~ #公务员 #产业政策 #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