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如何推动制造业升级
今天说说我的朋友老王,他在一家大型机械生产公司担任技术负责人十年了。上个月吃饭的时候,他提到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如果不是装备工业部门去年那项关于智能升级的扶持计划,他们工厂现在可能还在产量提高不了的问题上发愁。
老王的公司情况很有代表性。2019年,他们在河北邯郸的工厂进行扩建,碰到了产能调整的审批阻碍。那时候,各地环保标准持续提高,传统铸造工艺急需革新。关键时刻,装备工业司牵头成立的"绿色制造专项指导小组"到现场提供帮助,这才让他们明确了技术更新的方向。
今年春节前,我到那家工厂去看了,亲眼目睹了数字化车间的升级变化。印象特别深的是,有几台数控机床上面写着"首台套保险补偿",老王说这是去年通过装备工业司的"重大技术装备推广目录"拿到的政策扶持。他们现在制造的港口机械重要零件,精确度误差能够做到0.01毫米之内。
装备工业司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有多重要
老王向我说明了他的计划:公司参与项目尝试之后,不但能获得工信部的资金支持,而且关键在于得到了进行技术测试的机会。他们研制的智能管理平台,就是利用这个机会连接了二十多家合作公司的即时信息,如今已经形成了新的盈利来源。
最近佛山举办装备制造业发展高级会议期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老王以公司身份上台讲话。他表达的最大谢意,是装备工业部门设立的"产业环节合作研发平台",使得他们的液压装置开发节省了三年时间。这种由政府部门组织的学校企业交流渠道,比起公司自行探索要高效得多。
如何申报装备工业司的转型升级资金
老王最近接到了一项新的工作安排,需要负责准备明年"工业强基工程"的申报事宜。他所在小组收集的申报文件我全部审阅过,其中仅有关联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文件就准备了七八份。要想确保申报成功,关键在于将每一项技术要求都精确地对照《机械工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中的相关条款。
最近装备工业司新搞的"优质装备进园区"项目,老王他们公司也榜上有名了。这种官方认证给品牌带来的价值提升,比花几百万做宣传要划算得多。已经有东南亚的商家主动上门了解情况,仅此一项就能促进明年出口额增长百分之十五。
看到老王在社交平台上展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奖牌,感到中国制造业有相关政策支持真是太幸运了。各位从事制造业的朋友们,不妨多留意装备工业部门的官方网站信息,毕竟这些政策,一不小心就可能错失数十亿的机会。如果觉得有启发,就请点个赞,在留言区谈谈你们了解到的工信部门政策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