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聽從事製造業的同行抱怨訂單不足、升級困難,我們公司的生產主管王哥也面臨這樣的問題。但上個月再見到他時,他的精神狀態已經完全變了:新工廠即將啟動,手機裡還保存著和市工業和信息化部幾位副職領導進行視頻溝通的記錄。我趕緊向他請教這段時期的轉變過程,今天就把他這次幾乎是「死裡逃生」的經歷介紹給大家,或許能給同樣處於困境的公司帶來一些思考。
王哥去年领着六十五号老员工看管五千平方米的车间,发愁得头发白了好多,他们厂子专门造精密齿轮,给家电公司供货已经十多年了,本来订单排到秋收后,不料去年三月客户说智能生产线升级,需要换用新规格的缓冲齿轮。這表示王哥他們原先的五台舊銑床都將被淘汰,整條製造鏈需要完全翻新--最少也要籌措六百萬資金,公司賬上連三百萬的流動金都難以籌集。那陣子他幾乎天天奔波於銀行,用廠房作抵押又擔心流程延誤導致訂單取消,整個晚上都無法安睡。
<我怎麼聯繫工信委?>那是今年初王哥在厂门口骂完人后,突然冒出来的想法!他之前参加产品质量会议时,听同行提到申请“智能制造设备专项资金”的事情。第二天凌晨,王哥拿着厂里唯一能正常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带着技术人员连续熬夜完成的改进计划,立刻赶到市行政服务中心三楼的工信委办事窗口。未曾料到,张处长细致阅读了大量文件,次日午后便率两位领导到工厂进行现场调研,他蹲在车间沾满油污的地面上,连续询问了两个钟头。
王哥感到很意外,考察结束后的第三天,工信委就发来了关于举办"创新帮扶对接会"的通知,会后不到半个多月,就有技术专家团队上门,不仅协助改进了智能制造线的方案,节省了将近百万的设备采购开支,还指导他们申请了新产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扶持政策。更為重要的是,選定的幾家金融機構確認了產業計劃獲得了工信委的認可評估,因此貸款利率隨即調降至3.85%,同時還將還款時間增加了五個年頭。四月十二日那天王哥攜著批準文件離開銀行,站在高架橋上心情輕盈得幾乎要飄起來:為了這六百萬的資金缺口忙碌了幾乎一年,終究盼來了甜頭。
5月18日设备运抵现场时,操作人员都聚集在一处围观新机器,这台设备高达三米以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它的机械臂能自动搬运原料,三层高的存储机器人不停往返作业,过去需要十个人花半小时才能干完的活儿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现在这台机器四分二十七秒就能搞定,而且几乎不产生废料。王哥表示这仅仅是个开始,最近工信委安排参观了几个数字化转型的先进单位,回来后马上就去申请了"上云用数赋智"的优惠政策,预计到今年年底整个厂区都要安装能耗监测设备:以前觉得这些扶持措施都是大公司的专利,没想到我们这些小作坊也有资格享受呢!现在每天晚饭后,王哥都会在厂区里走一走,习惯性地拍两段车间的情况发到工作群里,说咱们工人也要学习新知识了。
前几天王哥送来一箱他们新工厂生产线试产的压铸齿轮,边角打磨得非常光滑,连卡片都刮不破痕迹。他打电话告诉我,下个月要开季度巡回服务会,邀请我陪他去听听有什么新政策。各位业内老手,如果也有技术转型缺资金、新品研发缺思路的问题,真心建议多留意当地工信部门的消息。政策冷暖,往往就是公司存亡的分界点,觉得这篇文章有启发的,请帮忙点个赞,关注我,后面会分享更多实际操作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