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有什么用?
最近经常听到负责弱电工程的表哥抱怨,年初公司计划开拓工业园区智能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却因为资质问题受阻。甲方虽然认可我们团队施工经验丰富,方案也切合实际,但在谈到人员配置时却表示担忧。他们觉得核心技术岗位缺少电子信息工程师资格认证,担心后期升级维护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眼看一个价值百万的合同就要失去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表哥为此焦虑不安,连续多日都难以入眠。
转机是在今年三月的长三角数字产业峰会上出现的。表哥在展馆里遇到了大学同学老李,他现在是苏州一家系统集成公司的技术负责人。老李从展会发放的资料中找到了一本红皮证书,建议表哥试试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推出的“智能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他们公司去年有六个人获得了这项认证,如今承接政府和企业项目时都带着这本证书去洽谈,客户看到后就能明白团队的技术实力很强。
回到郑州后,表哥马上上网查看相关信息,得知获得资格认证的程序比预想的要容易些。他首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的网站上创建了个人账户,接着进入了“专业技术人才评价”这一部分,再依据自己的工作内容,选择了“工业自动化”这个领域的中级资格认证。提交材料时遇到了麻烦,因为5年的项目经历需要合作企业签字,负责对接的商家老板听说要给职员办理证件,立刻决定,如果你们能够获得认证,下半年的智能仓库项目将优先交给你们。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考试难不难?
四月份的线下培训活动在郑东新区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举办,课程安排得非常紧凑,具体内容是,每周一到周五的晚上通过线上方式学习《工业互联网协议》,而周末两天则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授课教师团队由中科大的博士生导师和华为华东地区的资深技术专家组成,在讲解PLC编程的时候,他们直接以园区配电系统作为实例进行教学,这让表哥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过去依靠经验调整的数据,其实有着相当多的理论支撑。五月底进行考试,其中简答题涉及“工业以太网故障排查”,这个题目内容恰好是上个月刚解决过的医院供氧系统问题,他迅速写满了整整两页纸。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认证后有什么变化?
六月份证书送到公司的时候,行政部门的小姐姐把大家的证书装裱好挂在会议室里,上周去拜访那个园区项目的负责人,表哥特意拿了四本资质证明,说咱们公司的技术骨干都通过了工信部的工业控制安全能力评估,这样以后系统维护的响应速度可以缩短到两个小时以内甲方当场决定签订合同,提到其他类似投标公司的报价比他们少五个百分点,但是“你们团队拥有很高的资格证书比例,我们相信你们能做好后续服务”
表哥经常向他人称赞这款经过国家认可的优质产品,它能够有效弥补行业技术上的不足,官方的认可也使得中小企业在参与项目竞标时更加自信。近期,一些人才中介主动联系他,承诺提供双倍的年收入来吸引持有相关资质的技术专家。如果你从事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工作,建议去工信部人才中心网站了解“数字技术专家能力提升计划”,因为对于我们技术工作者而言,过硬的专业能力确实需要通过正式的资格证书来证明。
如果觉得内容有价值,请给予支持,在留言区挑选三位朋友,将提供官方认证的学习资料,请留意后续内容,我会介绍如何凭借相关资格向政府部门申请人才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