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同学张强最近心事重重,头发明显变白了。他在一家中型制造企业担任生产主管,发现订单数量持续增加,但工厂里的老式机器无法满足需求,新产品开发又缺少技术力量,最让他焦头烂额的是银行贷款已经两次被拒绝。眼看公司发展停滞不前,他连饭都吃不好。
工信规划司政策哪里查?
张强被这个事情困扰了数日,没找到头绪。直到上个星期三,他在市政府的网页上偶然看到一份《2024年制造业进步提升资金申请说明》,里面有个附件,明确列出了工信规划部门负责的“智慧化升级项目”,他这才恍然大悟,使劲拍了下大腿——原来扶持计划就在眼前。他连夜查了工信部官网的"规划司"栏目,找到了十几条针对中小微制造企业的扶持措施,还复印了五张清单,第二天带到单位去分析。
智能制造补贴申请难吗?
刚开始觉得事情挺麻烦的。5月18日上午,生产部门的会议桌上堆满了文件,技改方案已经修改到第三个版本,几个同事正围着"智能生产线认证规范"吵个不停。没料到下午区工信局打来电话,讲按照规划司的文件精神,他们这种省级"专精特新"候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申请材料能简化程序,工作人员还加了张强微信,传过来一个目录:有项目可行性分析,有设备添置清单,有去年的税务凭证——总共就八样,比原先想的简单了不少。
政策落地一般等多久?
办公室咖啡机第三次加水时,张强给主管部门拨去第五个电话。主管部门告知他,按照规划司"30天处理时限"的规定,受理后会马上安排专家进行评估。6月2日那天,张强正在签署夏季劳保物资购买文件,手机忽然响起,短信显示:"你们机构申请的智慧仓储项目获得补助450万元"。两个月前还因资金周转困难发愁,现在资金状况突然好转,当晚公司全体人员加班庆祝,研发部门围绕新购入的三坐标测量机,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
昨天跟张强吃饭时,他硬拉我去看了他们的自动化生产线,那里有机器人精确地堆放物料,一个显示生产信息的电子屏一直在更新数据。他告诉我,因为他一直关注着规划部门发布的关于产业进步的三年计划文件,不仅拿到了智能设备的资助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而且趁着政策开放期申请的环保认证也已经批下来了,光这个月节省的电费和减掉的环保费用,就足够他半个多月的工资了。个人认为啊,政策带来的好处现在已不只是大型企业的专属,我们这些小公司只要理解政策,同样能抓住发展的好机会。如果你觉得我们公司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升,欢迎在评论里讨论。别忘了给这篇文章点赞和收藏,我之后会出一篇关于申请材料常见错误的提醒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