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名叫王强的朋友,他过去常常在聚会时抱怨单位的诸多烦恼。他在新郑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委员会担任五年科员,期间频繁走访各类公司和工厂,负责整理各类经济信息。
新郑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委员会主要职责
那不过是帮忙跑办事的。去年三月某个深夜,我在郑州东区一家烧烤店碰到他,他当时正喝着老白干吃着烤腰子发牢骚,说政策实施起来很麻烦,企业申请补贴时常常遇到阻碍,而企业面对政策时又常常感到困惑。
但是今年春节过后,他忽然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一条动态,内容是“总算取得了进展”,并且附上了新郑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筑图像。他们把“科技综合办理”系统进行了更新新郑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委员会,如今公司申请计划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了。
新郑市企业项目申报流程
王强对我说,新郑去年实施了"一企一策"的针对性帮扶措施,他现在每个月需要走访二十多家公司进行政策介绍。以前是他主动找企业填写资料,现在变成了企业主动向他咨询政策。他讲这话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喜悦。最让他感到骄傲的是,去年他协助三家规模较小的公司成功申请到了技术升级的资助。
上周去龙湖镇考察时,他特意拿出手机给我看了个叫"新郑智造"的应用。这个应用是他们机构制作的,已经吸引了两百多家公司加入。用户能通过它即时了解政策信息,也能上传申请文件。他说现在公司提交材料后,最快十五天就能拿到资金。他一边滑动手机,一边向我展示这个便利的功能。
新郑市科技创新企业扶持政策
记得上个月底,他兴高采烈地告诉我隆洋汽配经由他们引荐,成功获得了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称号。"看到自己扶持的企业进步新郑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委员会,这种满足感没什么能比得上。"如今这个年轻人再也不提"差劲的单位"了,反而经常念叨着下个星期要去哪个工业园区进行政策宣讲。
依我看,寻常百姓期盼的是像王强那样踏实的基层工作者。倘若你也为郑州的企业发展感到困惑,不妨留意下他们的近期方针变化。各位认为基层工作者怎样才能更周全地辅助企业?敬请到留言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