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用24号令化解危机,中小企业合规经营必看
最近老王心事重重,头发都花白了。他是电子元器件加工厂的负责人,去年底市场监管部门突然通知他,厂里的生产信息报送系统不符合规定,如果一个月内不能整改好,工厂就得停业。这可把老王急得不行,厂里有三百多名工人等着领工资,设备一旦停工,每天就要损失几十万。
工业和信息化部24号令是什么?
老王拿着纸条来找我喝杯茶,我接过来简单翻了翻,发现第八页最后写着"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4号)第三十二条"。我拍了拍老王的胳膊,说:"你这是遇上24号文件要求的检查了。"
说起这24号令,自2023年1月1日生效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24号令,对制造业产生了很大约束作用。它规定企业要建立数据分类分级的管理机制,尤其是生产流程中的数据、供应链方面的信息等关键数据,必须借助工信部门认可的系统来进行存档管理。
中小企业怎么做24号令合规?
老王当天晚上就召集了技术部门开会,他指着车间里的电子显示屏发火,说花了三十万装的MES系统,现在却被告知数据加密不符合规定,技术主管小张低声回答,当时招标时只关注了生产数据统计功能,完全没料到24号法令要求操作记录必须保存至少180天。
第二天早晨,老王带着技术小组走访了三家合规顾问机构。收到的报价单让他大吃一惊:成本最低的升级计划需要120万元,而且工厂必须停工两周才能完成系统安装。他在经信局任职的老同事向他透露了一条捷径:"依据24号令的规定,必须遵循'最小限度'的要求,小型企业并不必然意味着高额投资,只需选择经过工信部认证的云服务提供商即可。"
24号令实施后企业有哪些变化?
改变发生在今年三月。老王在产业园的会议上,看见旁边搞汽车零件的老李也在研究新条例。老李小声展示他的电脑,"这个工业平台,有专门处理信息的技术,一个月只要八千元。"
立刻着手,4月15日,老王的工厂已经实现云端转移。车间主任现在每天早上用手机签署安全责任文件,每台机器的运行信息即时加密后上传。上周检查时,监督人员翻阅系统记录并表示赞同:"你们的电子记录比纸质档案好很多,互相核对只需三分钟。"
怎么靠24号令提升经营效率?
中秋节快到了遇见老王,他给我的香烟品牌从利群换成了中华。他告诉我,你不知道,他给我看仪表盘上不断变化的数字,供应商的数据共享能力增强了百分之四十,上个月原材料库存的周转次数达到了峰值。现在园区里的其他企业都来向他请教,老王就干脆在门卫室放了一份《二十四号令合规操作手册》。
二十四号文件作用类似企业中的安全监管者,日常检查虽然严格,但严格执行后反而有助于改进工作步骤。最近老王正在研究二十四号文件相关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24号令,目的是开拓东南亚市场。他经常对人说,过去担心符合规定,现在明白了符合规定就是优势。
如果你是做制造业的创业者,最好现在就参照24号文件进行一次检查。毕竟在实现数字化升级的过程中,心存侥幸是最可怕的隐患。如果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或者收藏起来,转发给同样在路上的朋友,我会接下来分享数字化升级过程中容易踩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