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的工厂还在为相关证书烦恼,不清楚怎样合法开展业务,那么陈哥的过往,你真得仔细了解。他仅用三个月,就让停滞了半年的新计划成功实施,并且弄懂了政府部门通知里的那些隐秘做法,目前账本里的收益还在持续增长。
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有啥新变化?
陈哥在佛山经营一家规模不大的机械加工企业,主要承接精密零件的定制业务。去年年底,他获得了一家新能源公司的订单,这原本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然而,事情进展却遇到了阻碍,症结在于生产许可证的问题。新修订的《通用机械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于去年十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导致他之前提交的2022年申请材料全部作废。
那天是十一月十五日,老张拿着退回的文件急得直跺脚,说少了能效检测的证明,关键步骤的把控点也没写清楚,再耽误订单就完蛋了。陈哥蹲在厂门口抽了两根烟,指着公告附件里那段话,断定说第58号公告附件3第三章第六条说明白,新增的“数字化生产能力评估”不是可选项,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企业办生产许可证要避开哪些坑?
接下来一个月,陈哥领着文员小周,整日都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里待着。初次运用单位新启用的“政务服务平台”递交申请,简直像用放大镜审视公告细则。他察觉到最易出错的环节是“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公告清楚注明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必须是CMA认证且上一年度考核达标的单位,先前联系的第三方虽然具备资质,却恰好到了有效期,结果两万块的检测费用打了水漂。
转折点发生在12月8日,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的王科长到他们的工业园区进行政策宣讲。当谈到公告中关于“简化审批手续”的内容时,陈哥猛地一拍大腿,说他们属于“告知并承诺执行”制度覆盖的对象。原来只要企业提交的资料有欠缺,在第二天补齐,许可证就能提前十五天拿到。他们28号递上的补充保证书,次年1月10号电子凭证就送达了,比邻近的单位苦等许可早了整整40天。
工信部公告里的“隐藏”怎么领?
陈哥被王科长无意间说的一句话吓了一大跳,那句话是关于“第一批免于许可的产品目录”的,他们制造的微型减速器正好被列在了里面,这让他感到十分意外。那时候,办公室的打印机发出声响,小周把目录里2.3.6条标红,递给陈哥看,陈哥看着“近三年无重大质量事故”那行字,忽然想起前年设备故障被市场监管局通报的事,于是立刻连夜准备整改报告和第三方验证材料。
今年三月项目开始正式生产的时候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陈哥站在全新的数字化监控屏幕前做了个计算,按照公告上说的要求增加了能耗采集系统,这样每个月的用电量就减少了百分之十二,申请到的公告配套的补贴正好够支付新安装的智能巡检设备,以前总感觉部委公告就是贴在墙上的几条规定,现在才搞明白,按照政策方向来做事,比没头苍蝇似的乱干要强得多。”月底请张主任吃饭时,陈总酒杯里的白酒都晃出了得意的光圈。
陈哥的手机天天收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的更新通知,他办公桌上文件夹里最近的一份文件——2024年第17号《关于推动小企业数字化升级的若干办法》,每一页都划了许多曲线。要知道:政府部门发布的这些文件,并非用来约束公司,其实包含着合法运营的指南和好处多的提示。你最近对哪个文件的规定感到困惑?大家可以在留言区发表看法,咱们共同探讨解决方法,觉得有价值的别忘了点个喜欢和加入收藏,来年办理资格审核时肯定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