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和旧友李明相见,他分享了一段令我记忆犹新的职业经历。这位在汽车领域奋斗了十余年的技术专家,今年忽然承担了一项棘手的工作——主导企业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许可。提及此事,他猛地喝了一口酒,目光中流露出种种难以言说的感受。
新能源汽车行业准入需要什么材料?
李明用手指数着告诉我:产品技术指标、生产环境条件介绍、质量确保水平等等,光材料清单就有二十好几项。最让他费神的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这项2017年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出台的条例,他们反复研习了十几回。他说这就像考生钻研考试范围,唯恐错过任何关键内容。
如何理解装备工业司的准入条件?
去年三月,他们初次提交的资料遭到了退回。审查的反馈指出,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规划不符合《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这份由装备工业司在2018年公布的文件,清楚指出公司需要成立一个全面的电池回收系统。他们误以为只需设立一个回收站就足够了,实际上必须展示出从仓储、搬运到最终处置的完整流程证明。"李明苦笑着摇头。
申报新能源汽车资质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个关键的转变发生在杭州的一次会议。去年七月,装备工业司在西湖国宾馆举行的新能源汽车准入学习班,让李明豁然开朗。与会专家逐条剖析政策文本,阐释了具体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他明白了"拥有匹配生产量级的产品试制条件"并非意味着设立实验室,而是需要建设完整的试制作业线。他们随即着手,花费八百万元对试制车间进行改造升级。
装备工业司的审查流程是怎样的?
出乎意料的是,审核环节里还存在临时抽查这种做法。据李明回忆,去年国庆节刚过,公司就突然收到装备工业司派驻省里的核查小组要来实地查访的消息。核查小组要在三天内,对照申报材料逐条核实,连焊接装配车间的机器人机械臂,都要打开控制箱查验上面的标识。李明表示,那次检查导致他们报废了价值二十多万的生产设备。
新能源汽车准入怎样提高通过率?
李明的办公室里,展示着一份特别的文件,是今年三月获得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批准文件。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最要紧的方法是深入理解装备工业司每年更新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的技术标准。他们组建了一个专门小组,像学生分析考试题目一样,持续关注装备工业司每个季度发布的技术规范变化。
我看了他拿手机拍下来的申报材料照片,这才明白这个部门煞费苦心。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标准,还有整车质量分配比例,这些看起来很难的要求,正在不知不觉中促进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赞赏]这样的准入审核标准,算不算过于严苛?[订阅]下次我们讨论他们挑战"车辆整体抗电磁干扰检测"时的紧张状况。[分享]保存这份来自直接申报者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