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企业遇难题!物联网产品报备缺失,核查三天无果

张磊在科技园区内开办了一家从事物联网产品业务的企业,前年公司刚刚获得首次投资,计划增加产能,却突然收到省通信管理机构的检查函,通知前台他们的智能感应器相关报备资料存在缺失,存在违反《工信部第十一条通告》的风险。

那个时刻张磊正领着技术小组在南山那边工场看管制造环节,通宵赶回总部后,办公区域里已经堆满了大量书面文件。一位行政女职员含着泪水讲,核查了三天仍没弄清楚究竟遗漏了哪个批准手续。张磊花了两个小时阅读《无线电管理条例》,看得越来越糊涂,觉得内容很复杂。那些“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这些术语,他在以前签署采购合同时就接触过工业和信息化部11号令,但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其中暗藏许多困难。

11号令备案流程怎么走?

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5号_工业和信息化部11号令_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

第四天清晨,张磊的经信委同事李哥工业和信息化部11号令,把份《工信部11号令推行手册》交给了他,并说明情况。他们新开发的产品虽然蓝牙部件有供应商的型号许可文件,但公司作为制造方,必须在产品发售前三十天,向工信部电子政务系统递交登记资料。情况更加糟糕,他们上个月已经向山东的经销商预卖了五百台,这明显触犯了"产品未获批准前禁止售卖"的条款。

李哥告诉他,十一号文件有明确规定,公司得先在平台上登记账号,接着要上传技术说明资料、检测凭证、型号许可文件的影印件,并且填写制造场所、生产规模等基本内容。最容易出现纰漏的是设备技术参数表,频率范围、发射能力这些数值,必须与检测凭证完全吻合,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张磊要求技术总监逐条审核检测报告,仅修改表格样式就经历了17次改动。

11号令处罚后果严重吗?

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5号_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_工业和信息化部11号令

备案材料递上去的第三天,张磊接到监管方来谈话的消息。在会谈室,执法工作人员指着11号令第22条,告知他若不按时纠正,最高要缴纳两百万的罚款,甚至会被列入不良信用档案。张磊顿时额头冒汗——公司账上总共只有三百万的流动资金,要是真被罚这么多,立刻就得停业。他立刻递交了纠正计划,保证七天之内全部办完备案手续,并且把已经卖出去的设备全部收回。

那段时间公司全员熬夜工作,供应链主管在分销商库房逐个拆开包裹,贴上登记标记,技术团队却把软件升级包改成了自动弹出通知。最紧张的是第七天下午,系统突然提示登记材料被退回,原因是"没有提交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档"。张磊开车送盖章材料到省政务大厅,刚好在下班前五分钟交到了窗口。

11号令对中小企业影响大吗?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_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5号_工业和信息化部11号令

今年三月公司的新产品展示活动期间,张磊特意在演示文稿的开头展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11号令》的封面画面。观众席中有销售代理商举手询问,如今申请登记是否依旧复杂?张磊露出微笑,拿出手机打开了工信部政务服务应用的小程序,"现在可以在线办理全部手续,只要提交的文件完整,三天内就能完成。"他仔细盘算了一下,去年因为不符合规定进行整改,直接损失超过了八十万元,不过现在每个季度都提前进行合规检查,反而使供应链更加稳固了。

上个月,一位刚开始创业的学弟来请教经验,张磊就把准备好的编号为11的合规文件放在他面前,里面用红色标出了两项要求:在购买零件时必须索取型号验证文件的副本,产品的外包装上需要预留用于登记的空白区域。"之前认为符合规定只是增加开支,现在才意识到,这其实是小规模企业的生存保障。"张磊端起酒杯时,窗外正好经过他们新获得的"合规标杆单位"的铜牌。

若认为这些内容有价值,请予以赞赏和保存,或到留言区讲述您的合规经历。请加个关注,接下来将介绍如何运用工信部的免费检测服务为产品进行质量评估,使小型公司也能将合规的开支转化为竞争优势。

地址:济宁市汶上县中都街道政和路868号 电话:0537-7212416 开放时间:周一到周五8:30-12:00,14: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