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和老友李明一起吃饭,他忽然身体向后倚靠在椅背上,深深地呼了一口气,说终于弄清楚了工业和信息化教育杂志,原来评定职称居然要考察这个方面,这让我感到很意外,他在高等职业院校教书育人已经十年了,怎么会评定副高级职称时遇到挫折?原来解释就在一本专业杂志上。
评职称发什么期刊?
李明是机械工程领域的教学骨干,去年首次申请高级职称时遭遇了挫折。系主任在递交评审意见时不停地摇头,指出他提交的两篇论文虽然发表在看似权威的刊物上,但在教育界并不被认可。那天晚上,他仔细查阅了学校教务部门的相关文件,最终发现申报资格明确规定了必须有两篇以上在教育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教育类核心期刊有哪些?
往后连续的三个周末,李明都泡在了学校的图书馆里,具体是在那个存放过期杂志的房间。教育学方面的重要刊物清单,样子跟一本内容很多的工具书差不多,他一张张地看,并做上记号,结果发现,这些杂志要么主要讲基础阶段的教育,要么又钻进了纯粹的学术探讨里。当他手指摸到《工业和信息化教育》的合订本时,他忽然停了下来,这本刊物里包含了关于“智能制造课程改革”的实例探讨,也收录了关于“职业院校实训室建设”的实践调查,非常适合高职教师阅读。
如何判断期刊专业性?
促使他最终做出决定,是去年第五期的那篇《高职机械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路径探析》文章。作者通过某职业院校的实际操作数据来论证观点,就连机床实训时间安排这样的小细节,都描述得非常具体。李明特意去核实了该期刊主办方的信息,了解到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教育与考试中心负责的,这让他悬着的心彻底放下了。
投稿后多久有回复?
今年三月,李明根据自己指导学生参与技能大赛的体会,撰写了一篇题为《基于技能竞赛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实践》的文章,并投给了相关期刊。出乎意料的是,仅仅过了两周,他就收到了编辑的邮件,信中提到文章案例很有代表性,但是需要补充教学成效的对比数据。于是他立刻加班加点,调出了过去三年的学生成绩记录,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数据图表的制作,在文章再次发表的时候,特别增加了一个图表,用来展示课程改革前后学生考试通过率的差异情况。
评职称论文怎么写才有用?
六月份接到用稿消息那天,李明正好带着学生在智能制造竞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庆祝宴会上,他拿着手机给我展示录用凭证,说:“猜猜看?文章里讲的‘以赛促教’方法,被教务部门当作年度教学改进的关键项目了!”其实分量十足的文稿,从来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上周我在学校公告板那里又遇见了李明,他正看着“准备提升副教授的人员名单”上自己的名字,手指在无意识地划着手机壳——那个壳子里放着《工业和信息化教育》的样刊封面,以前总以为写论文是为了评职称,现在才领悟到,优秀刊物就像聚光灯,能让人真实的教学成就被关注。
倘若你正为职业评定感到困扰,不妨先弄明白其中的关键所在。毕竟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找准关键环节比一味努力更有价值。如果觉得这些信息有帮助,不妨点个推荐工业和信息化教育杂志,有评定职称经历的人也欢迎在留言区交流,优质内容别忘了转发给同样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