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听见身边搞电子元件的老板谈论产品检验的事,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事例。我的老友老王工业和信息化部 五所,在深圳松岗经营一家电子产品制作公司,上个月几乎因一块显示屏的品质问题出事,最终幸亏有家未透露名称的机构帮忙,才避免了百万元的经济损失。
老王的工厂专门生产汽车中控显示屏,业务一直很顺畅。八月份中旬,他承接了一项出口到东南亚的订单,对方规定必须在发货前获得最新的电磁兼容性检测证明。首批产品送到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抗干扰能力比标准低0.3分贝,简单来说就是手机靠近屏幕时会出现画面闪烁的现象。距离交货时间只剩下二十天,这让老王非常焦虑不安。
工业和信息化部五所能做什么?
那个日子,我去了他的工作场所,发现他正坐在生产流程边,盯着检查单子出神。后来我了解到,有位朋友给了他一个建议:去工信部下属的第五研究所碰碰运气。那地方不是一般的检测单位,是直属于工信部门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在电子设备耐用性研究这块儿,算是业内顶尖。老王一开始有点将信将疑,觉得一般检查都要排队等候,他们怎么会受理这种临时任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五所检测流程复杂吗?
终究是病急乱投医,老王次日清晨便同技术总工一同前往广州天河的五所总部。未曾料到,负责接待的工程师直接将他们引至3米法电波暗室,立刻借助频谱分析仪重现了干扰源头。当日下午三点提交的初步结论:显示屏背光模组的滤波电容规格不符。更令人惊讶的是,五所的改进小组立刻提供了零件更换的方案,连布局布线的优化图纸也都准备好了。
工业和信息化部五所检测周期多久?
老王感到特别惊讶的是时间上的节省。通常情况下,从再次检测到拿到最终结果,整个过程需要七个工作日。但五所那边设置了优先处理机制,仅仅三天就顺利办完了所有电磁兼容性评估、无线传输功能测试以及环境条件下的实验项目。第七天上午,老王的助手拿着修改过的物件回去检验,各项参数全都达标,就连那位平时很少笑的负责人也点头称赞:"你们解决故障的效率,在同类公司中算是挺高的。"
老王最近逢人便提起这件事工业和信息化部 五所,给我看检测报告时,那个红色的"中国泰尔实验室"印章让他眼睛发亮。五所的业务不只是检测,他们还有经验丰富的现场应用工程师团队,能从产品设计之初就参与其中,帮助企业避免走错方向。以老王这批货物为例,通过他们的介入,最终节省下来的元器件成本和改板费用,比检测费用多了两万多元。
最近得知他已将所有产品送去五所进行彻底的稳定性检测,即便是供应商提供的面板也必须附带五所的检测证明。他说:"原先总认为这种国家级单位遥不可及,现在发现它们确实能协助小企业渡过难关。"
如果你从事工业生产,产品出现难以处理的质量难题,可以多了解下权威机构的帮助。毕竟在市场角逐中,产品稳定才是真正的优势。觉得这则经历有帮助的经营者,不要忘记点赞保存,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们都经历过哪些质量难题。转发给周围需要的人,或许就能帮助他们克服一个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