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公司生产主管遇难题,工信政策能否成破局关键?

赵伟最近经常在办公室工作到很晚,他担任的是一家智能制造公司的生产主管,负责的新生产线调试已经持续了半个月,核心设备的效率指标一直无法达到行业的新要求,原定的投产时间看来要落空了。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是做什么的?

工信部规划司工业基础处_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_工业化信息部是干什么的

赵伟以前没仔细琢磨过这个议题。采购部职员突然带着工信厅转发的材料走进来,提出疑问:规划司新出的《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咱们是否符合申请资格?材料上关于“能效标杆企业培养”和“数字化改造补助”的表述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让他猛然醒悟,政策或许就是解决困境的突破口。

去年深秋时节,北京中关村,赵伟初次来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地点。规划司产业政策处王调研员手持他们工厂设备图纸,翻至第十七页,指着电机数据指出:"你们所用伺服系统型号,不符合当前最新能效标准,规划司准备下月举办绿色制造研讨会,你们需要了解详细技术方案。"将近三小时的谈话中,涉及整体构思、平台对接等话题,不断被提及,这让一直只专注于具体操作的赵伟突然明白了许多。

工信部规划司工业基础处_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_工业化信息部是干什么的

如何联系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

实际操作起来,比预想的要容易得多。回到深圳之后,赵伟在工信部的官方网站上进行了技术咨询的申请,结果没过三天就拿到了规划司转交过来的专家名单。华南理工大学的李教授带着他的团队来到车间,指着那些安装在顶部的陈旧感应装置说,规划司推荐的“工业互联网+能效管理”这套办法,目的就是把那些各自为政的设备整合到一起。

今年三月,江南梅雨时节,工厂整体实现合格标准。负责准备省级绿色工厂申请的赵伟,此刻正注视着墙上的新型能源效率显示屏,屏幕上实时更新的信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正与规划部门设定的"能源效率领先"标准进行比对。财务部转来的银行凭证表明,依照规划部门补充的条款申请的两百万元技术改造补助金,已经顺利进入账户,这笔款项正好可以负担新增的余热回收装置。

工业化信息部是干什么的_工信部规划司工业基础处_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

上周长三角智能制造峰会期间,赵伟受邀上台讲述实践经验。大屏幕上展示着他们参与制定的《智能工厂能效等级评价规范》,该规范由规划司去年组织推动制定的行业标准。他握着麦克风回想起王调研员说过的话: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既要专心做事,也要关注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国家的产业规划。

赵伟的办公桌上经常摆放着蓝色封皮的《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汇编》,书脊已经磨损得有些卷起。每当有同行来访,参观示范性的生产线时,他总会翻开第一章的那句口号。这句口号是:"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的安排,建立高科技、自动化、环保型的现代产业系统"。依我看,经营公司有时候和航行相似,政策的助力中往往隐藏着最理想的路径。觉得有用就点个赞,转发给正在转型升级的同行们吧。

地址:济宁市汶上县中都街道政和路868号 电话:0537-7212416 开放时间:周一到周五8:30-12:00,14: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