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哥近来忧心忡忡,头发都白了,上周我在公司附近的咖啡厅遇见他,几乎没认出来。他是某家中小型制造公司的生产部门负责人,面对行业竞争加剧,公司购置了不少新机器,但生产效能始终无法提升,员工技术水平差异大是个棘手难题。他听说工信部或许有相关教育培训扶持措施,便想了解这些政策是否适合公司运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有补贴吗?
张哥近两年经常参与各类专业学习活动,员工外出培训一趟,平均每个人要花费几千元,这些费用都由公司承担。上个月厂里需要安排质检员参加资格认证,三个人加起来的开销接近一万,几乎导致预算被拒绝。后来他去区里的工信部门办理事务时,偶然从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一个叫做“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政策,听说可以申请到政府补贴。回到家里便查阅相关文件,了解到工信部与人社部共同发起的一项计划,政府依据每人每年至少四千元的标准对企业进行资助,此类专精特新培育企业,资助额度还能增加两成。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适合哪些企业?
张哥起初觉得这种好事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因为工厂总共才八十来号员工。后来他看到广东省工信厅在2023年公布的示范企业名单,发现一家规模跟他的电子厂也出现在上面。打了个电话才知道,不仅规模大的国有企业,像他那样做精密零件制造的中小企业,只要到“中国工信人才网”上登记申请,经过当地工信部门批准,也可以加入。去年他们新安装的四轴加工设备,正好缺少懂得编写程序的人员,这就很匹配了。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怎么报名?
3月15日,张哥特意请了一整天假,先是花了两个小时在系统里录入公司资料和培训方案,在上传营业执照和设备购买收据时,系统连续三次出现故障。他到街道的政务大厅去拿完税凭证,结果又遇到系统在维护,只能等到下午三点才把事情办妥。最终他带着一叠材料来到区工信局的302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小李那个科员只说了一句“等着通知”,让他悬了半个多月的心。4月2号下午收到短信,他正看着生产线上那些不合格的产品发愁,消息内容是批准项目,培训需要十二个月,他立刻给自己买了一罐冰镇可乐庆祝。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学什么内容?
张哥对课程定制感到特别高兴。过去派员工参加公开课,讲师传授的都是些普遍性的知识。这次他根据工信部公布的《制造业技能人才Benchmark标准》,选了“数控设备运维”和“MES系统操作”这两门关键课程,另外还增加了一门“精益生产管理”的补充课程。5月8日课程开始时,他到场听了半天,上午是关于FANUC系统参数设置的实践课,老师带着学生们在工厂的设备上动手练习;下午进行生产流程的沙盘演练,车间主任老王专注程度远超他人,总共写下了十七条笔记。
最近两个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工厂里情况有显著不同。夜间班次的产品不良率已经从十二个百分点降低到七点三。上周省工信厅进行考察,车间工人在现场展示的数控程序改进措施,恰好与考察团计划推行的智能制造十项示范项目相吻合。张哥站在制造设备旁,面带微笑地告诉我:过去总认为政策是其他企业的范畴,如今才领悟到,工信部推行的这类培训支持,实际上是专门为像我们这样的中小型企业提供的辅助工具。他计划下个月申请“数字技能提升标杆企业”的称号,相关材料堆满了整张茶几,眼镜片几乎被文件压成了小山。
制造业同行如果正为招工的事烦恼,不妨去工信部网站的企业服务栏目看看,或者直接联系当地工信部门咨询一下。毕竟政策不会自动送到你手上,必须主动去争取才行。觉得这段内容有帮助,记得点个赞和收藏,转发给身边经营工厂或店铺的老板们,或许将来真能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