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怎么选?
帮老陈整理工厂安排工作时,察觉到产业升级其实并不复杂。他在东莞经营电子制造企业已经十二年了,上个月找我诉苦说生产流程几乎要中断了——客户订单的顺序非常杂乱,车间里的物料堆积如山,品质检测的记录还要用电子表格手工处理。看着他布满血丝的双眼,才意识到旧式的管理方式在当今环境下十分难以推行。
工业管理者为何头疼效率?
这家老厂的情况很常见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个标准范本。班组长每天拿着三种表格在现场忙碌:一个是纸质的制造任务,一个是物料领取的记录,还有一个是人工工作量的申报。有一次要赶一批紧急订单,调度人员拿着计算器忙活到天亮,还是没把注塑机的生产安排给调整对。上个月财务核对账目时,光是统计各条生产线材料的消耗就耗费了三天时间,而且统计出来的数据跟库存系统里的出入很大。
工业管理系统能解决什么?
一个转机是在一次行业展览会上发生的。老陈到了深圳华南城,看见一家服务商正在展示他们的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有三个工作站,它们能即时展示每台设备的综合效率参数。哪个工序的能源消耗不正常,哪台机床发出故障警报,系统都显示得非常清楚。最让老陈感到兴奋的是物料拉动这个功能。只要扫描一下工单,就会自动生成拣货单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然后自动导引车会将零件送到生产线上,同时系统会直接减少仓库里的库存数量。像看 magic show 似的,他当场要了演示账号。
中小企业上线系统麻烦吗?
前两周到那个工厂,生产车间有了明显变化。调度员小周正用便携设备安排工作顺序,系统自动得出了最佳安排,连更换零件的时间也体现在进度表里。旁边的显示器上不断更新着质量检测信息,昨天下午三点,第七条生产线的五个次品刚被发现,源头追踪系统不到两分钟就找到了问题,原来是十二号检测点的检测标准出了差错。老陈提到六个部件是逐步投入使用的,信息技术团队学习三天就熟悉了操作。
选系统要注意哪些坑?
他起初经历过挫折。那套初始版本虽然包含所有功能,却无法与工厂的旧设备兼容工业协议,比如那个PROFINET和OPC UA采集,结果最终闲置了。后来他确定了采用模块化部署的系统方案:先安装生产管理和仓储部分,用两周时间实现数据连通,等车间人员熟练操作后,再增加MES制造执行系统模块。目前每月物料管理费用减少了百分之十八,前些日子一位负责财务的年轻同事特意过来咨询,询问是否可以适当减少需要填写的单据数量。
他从只能简单加工的作坊,发展到如今能为大型车企提供零部件供应,老陈仅用半年的时间就展示了这一点:工业生产并非缺乏潜力,而是守旧的管理模式让大家陷入低效能的困境之中。告诫各位经营者,挑选管理软件时不要过分追求功能全面,只要能处理生产计划、物料追踪以及能源消耗这三个关键环节,就是实用的好帮手。如果有益于工业领域的同仁,不妨进行点赞和保存,以便后续探讨更多关于具体实施方法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