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前身?看老周如何从资料中探寻其形成历程

如何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前身?

很多人想知道如今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如何形成的。一次和老周喝酒,几杯下肚,他忽然谈起自己整理单位发展历史资料的工作,恰好把这段来龙去脉说清楚了。

老周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任职行政人员,去年单位举办周年庆典活动,需要整理与国家相关部门的联络记录。他翻阅了大量陈旧的资料,发现2008年以前,公司文件盖章时标题上常常同时印有"信息产业部"和"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这两个机构名称。

工信部的前身有哪些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时间_工业和信息化部前身_工业化信息部官网

2008年3月11日,老周的工作笔记上用红笔标注了这一日子。当天,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投票通过了机构调整计划,决定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他找出当天的《人民日报》网络版,首页显著位置登载着"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等将不再保留"的消息。

最让他头疼的是弄清楚部门职责的划分,要查到2000年信息产业部刚成立时的"三定"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前身,里面清楚写着负责电信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但防科工委的档案显示,1998年这个机构组建时就承担着国防工业和军工企业管理的工作。

工信部成立有什么历史背景?

老周在档案室待了三天整,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他找到了连续三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关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表述逐年变得更加急切。

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时间_工业化信息部官网_工业和信息化部前身

曾经到潘家园去逛旧书摊,买到一本《中国工业史》,书中记叙了20世纪末期国内工业领域遭遇的困境:通信行业存在独家经营,国防工业企业面临转型,电子信息技术领域过于零散。这些状况促使相关部门必须进行合并调整。

前身部门的职能如何划分?

特别好的是他找到了那份工作移交的文件。2008年4月10日工信部正式成立之前,原先有三家机构的牌子还在。信息产业部手里还管着电信牌照的审批,防科工委还负责军工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还掌握着工业行业的规划事务。

老周特意准备了一份对照清单,电信管理局从信息产业部整体转移,国防科技工业局由防科工委改组为部委直管的国家局,就连原属于发改委的工业行业管理司局也要整体迁移。

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时间_工业和信息化部前身_工业化信息部官网

现任工信部与前身有何联系?

上月老周负责5G基站工程时,偶然注意到现行的《工业和信息化部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中,仍然包含"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这一项,这恰恰是原先信息产业部的主要管辖权。他找出2003年的《电信条例》,发现条款编号几乎没改动。

收拾妥当之后,老周伫立在资料架前,停留了许久,反复思量,从邮电部门到信息产业部门,从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到工业和信息化部,这些机构名称的更迭,难道不正是中国工业进步的缩影吗?

老周的办公桌上,现在还摆放着那本插满便签的沿革手册。倘若你对部门历史感到好奇,不妨点击喜欢并保存这篇文章,今后跟人闲谈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前身,就能讲出不少内情。若你曾亲历过那段变革,也请在留言区讲述你的经历。

地址:济宁市汶上县中都街道政和路868号 电话:0537-7212416 开放时间:周一到周五8:30-12:00,14: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