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正在迈向智慧化阶段,既掌握技术又熟悉管理的多面手变得非常抢手,备受青睐。不过,许多拥有多年技术工作经验的老员工,却因为学历条件和职业资格的限制,遇到了发展瓶颈。今天要介绍的一个案例,可能为正处在发展关键期的你提供一种新的选择,那就是借助工业和信息化的教育机遇,来推动职业生涯实现三次重要跃升。
老张是我邻近城市的产业园同事,他在一家汽车配件公司从事数控编程工作已有十年时间。去年夏天,工厂引进了新的自动化生产线,他带领几位下属轮流操作调试机器,连续三个月没有休息过周末。他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经验能够获得车间副主管的职位,然而在竞聘过程中,却输给了刚离开学校的学生。老张听人私下讲,说并非他们不重视人情往来,只是对方有负责紧急研发项目的经历,并且还持有继续深造的工程师资格证明,他们追求的是未来的发展。这番话像细小的刺,扎在了老张的心里。
从家里翻箱倒柜找出了当年的中专毕业证书,看到妻子在超市收银台排了十二个小时的班,老张下定决心报了本地科技大学的机电一体化业余学习班。去年冬天我去探望他,发现他正蹲在阳台上做功课,本子上写满了误差补偿算法的公式。谈及学习成效,他无奈表示:道理似乎都明白,却不知如何运用到工厂的西门子828D设备上,花费的八千多元学习费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眼看就要付诸东流。
今年早春时节,事情有了转机。2月15日那天,老张阅读"工信人才提升工程"公众号文章时,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开设了"智能制造应用工程师"专项培训。该课程总共设有780个学时,内容涵盖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这类政策层面的讲解,也包含了M代码优化这类实际操作环节,尤为重要的是,课程安排了200个小时的企业真实案例实践。他那时就打定主意了,硬着头皮又付了学习费用,把所有的休假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中心。
四月份,我收到了老张发来的一个简短视频,他正站在工厂里新安装的虚拟仿真系统前面,向二十多名技术工作人员介绍装置信息获取的计划。他平时戴的那种容易散光的老年镜,换成了可以阻挡蓝光的镜片,马甲口袋里插着金边框的毕业凭证。上月有消息说,总部新成立了智能生产线升级项目组,老张被调去担任工艺改进方面的负责人,工作地点从郊区的工厂改到市中心的办公楼,工资也增加了一倍。前些天他请我吃饭,喝酒时拿出手机给我看:"你瞧这个课程安排,下个月还有工业设备维护操作的课程,工信部颁发的资格证在长三角找工作很有用。"
老张不仅自己钻研,还组织了五个工友成立学习团队。午休时分,仓库角落那台旧电脑前,总聚集着一群头发锃亮的男性,他们正认真观看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在线平台的PLC编程课程。6月18日我去工厂办事时,恰好目睹厂长授予他们小组流动红旗,旗帜上写着"技术创新标兵小组"。他们改进了加工设置,零件的通过率增加了3.2个百分点,在上半年的时间里,为公司节省了将近一百万的原料开销。
过去两三年间,产业领域的人员构成逐渐出现隐秘的调整。工业和信息部教育机构设立的全国工业和信息领域技术能力人才网络教育平台,好似一座没有界限的通道,使像老张这样的技术从业者可以通过学历进步、能力验证、实践操作这些步骤逐步向上发展。前些日子他发来一份最新指导性材料,中央财政对参与"数字技能增强计划"的工商业者,每年每名最高能获得三千元资助。当酒碗互相轻撞时,老张眯起眼睛笑道:"早先总说我们这辈人因为学历不高吃了亏,如今国家提供了上升的通道,不努力攀登才是真糊涂。"
如果你身边有在工厂一线工作的朋友,可以把这个信息分享给他。工信部教育主办的技术技能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正在全国实施,包括人工智能训练师和工业大数据分析师等职业方向,总有一个适合他。老张经常说,机器运行需要调整参数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个人成长同样需要准确规划。扫描页面底部的条形码,会进入区域工业信息管理机构的技能提升专门入口,把握这个机会,也许下一个事业突破的会是你。如果觉得有帮助,请加个喜欢,保存起来慢慢读,关注写作者可以了解更多产业升级过程中的生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