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旧友老李在河北省玉田县工信局任职多年。去年冬季,我俩吃火锅时,他语气低沉地说:如今公司经营很不容易,上级的指令时常变动,基层单位还没适应过来。
我清楚记得2019年春天,玉田县的古老铸造行业普遍陷入困境。老李他们工作地方的灯火常常亮到深夜,既要落实上级关于环保的整顿任务,还得想办法为企业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工信局如何帮助本地企业转型升级?
老李那时负责联系县里的十多家铸造企业,经常去这些公司。恒利铸造的张总直言:“环保设备需要投入3000万,这样的生意怎么能继续?”老李没有说些场面话,而是直接带企业去山东了解新工艺。
那是一个秋日的周五午后,时值三个月后的这一天,我至今难忘,在玉田县工信局三楼那个会议室里,老李主持召开了专题会议,邀请环保、税务和银行的相关人员参与,大家围着桌子坐,当场为企业提供财务方案,其中技改补贴额度可达三百万,设备贷款则可分五年偿还,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张总脸上露出笑容。
玉田县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如何?
二零二零年瘟疫平息之后,李大爷便着手智能设施制造基地的筹建工作,他频繁穿梭于北京和上海之间,其中有一次周五下午参与会议,周六清晨六点便登上了飞机河北省玉田县工业和信息化局,这种行程最为惊人,为争取一个自动化项目,他总共往返了七回。
上月我到过他的工作地点,看见墙上张贴着“玉田县2023年主要公司名单”。老李指着其中几家公司,提到:“这家正在为长城汽车提供产品,那家在为海尔进行配套生产,都算是发展得比较稳定了。”他说这些话的时候,眼角的褶皱里充满了喜悦。
工信局怎样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春节过后,最让我难忘的是老李带着单位年轻人推行的“企业意见快速通道”。他们设计了一个手机应用,公司遇到难题时能马上拍照发过去。有一回深夜十一点,开发区有公司报告断电情况,老李竟然穿着居家服就赶去了现场处理。
那个晚上,我向老李发问,询问这样做是否值得,他饮了口茶,回应道,他在玉田地方长大,这些公司在他眼中,就像是自家兄弟经营的小铺子,兄弟们日子过得安稳,他即便熬夜,也能心安理得。
如今每逢经过工信局那个院落,总能瞧见往来穿梭的企业家们河北省玉田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他们同老李交谈时的神态,并非面对上级,反倒像是遇见了能提供帮助的老相识。
听完老李的经历,你有什么感触?可以在下方互动区分享看法。如果你同样在地方经济发展前沿工作,记得点个赞加个关注,把这条信息扩散给其他从事相似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