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和信息化部待遇好不好?
日前我和一位在信息技术领域工作多年的朋友王磊共进晚餐,他恰好透露出有意去北京工业和信息化部任职的打算。作为局外人,我心中不禁生出一个疑问:省级机构所提供的条件,究竟具有怎样的诱惑力?
王磊从今年三月起就准备换工作了。他当时在一家知名网络公司担任后台维护人员,年收入大概四十五万。他坦言,前两年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的时候,即使经常加班,他也不觉得特别疲惫。可是过了三十五岁这个年纪北京工业和信息化部,他就明显感到精力不济了。
北京工业和信息化部招聘要求高吗?
说实话,情况比预想的要宽松,王磊跟我讲了个有意思的情况。他参加的是信息系统管理岗位的选拔北京工业和信息化部,硬性门槛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三十五岁,并且需要有三年以上的相关行业经历。让人没想到的是,笔试内容只涉及基础理论和行业前景分析,并没有涉及特别专业的题目。
但他也点明了一个情况,七月份去面试的时候,在场的求职者几乎个个都佩戴着谷歌、BAT这些著名网络企业的身份标识,"那些都是行业巨头的优秀人才,这难道不让人感到很有挑战性吗?"
北京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稳定吗?
刚进单位那会儿,王磊就发现这里和外面那些私人企业大不一样。最明显的就是上班时间,每天固定八个小时,一点不拖。早餐和中餐都在食堂解决,中午还能睡个足一个小时。虽然薪水比不上那些互联网公司,不过五险一金都是按最高标准缴的,而且年终的奖金也稳稳有份。
他特别讲到了十月份发生的一件事。当时疫情波动,不少网络企业纷纷减员,不过他所在的团队却正在准备启动"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这种无论外界环境如何都能有保障的状态,或许是我们这个阶段最看重的。
在北京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前景如何?
王磊现在掌管智慧城市的技术审核事务,需要时常联系各地方政府的官员以及公司方面的人员。他感觉,自己的眼界变得极为开阔。他最近在钻研物联网的应用情形设计,这类项目在政府那边能够获得充足的资源支持。
升迁速度与企业相比会稍缓一些,不过假如乐意钻研,于本行内轻易就能获得成就,他上周就被选派协助制定"专精特新"公司的扶持计划,这类实践平台在商界非常难得。
坦白讲,听完他的故事我感到有些向往。这种职业对三十岁以上的职场人士是否合适呢?期待大家在留言区表达意见。点个赞关注我,下次我会和王磊深入谈谈政府部门的专业资格认证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