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早期历史?这篇文章值得研读

想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早期历史,这篇文章值得你认真研读。我的朋友老张在政府机关工作将近二十年,近期他整理了单位的老资料,向我讲述了那段机构调整的经历,许多内情听完让人豁然开朗。

信产部与工信部关系

工业化信息部官网_工业和信息化部前身_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时间

这件事要从2008年讲起。那个时期老张在位于海淀区万寿路的信息产业部工作,他的日常工作内容涉及BP机执照的审核以及固定电话的装机额度。当年春天组织了一次全体职工大会,宣布要和国防科工委、发改委的工业行业管理司进行整合,创建一个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新机构。他当时心里还嘀咕,负责电话事务的和负责航空制造的部门合并到一起,工作流程能顺畅运行吗?

国防科工委并入工信部

六月份末的北京相当炎热,老张被调去合并的办公室从事临时性工作。他目睹了国防科工委的资深职员抬着一堆机密资料箱进入,封口上“国防科工委机密文件”的红色印记非常突出。有一次他整理资料,了解到2000年成立的信产部,实际上是原先电子工业部下放到地方的九个设计院合并组建的,国防科工委的历史更悠久,可以追溯到1952年的第二机械工业部。比较特别的是,烟草专卖局和国家航天局也被暂时安置了过来,因此办公室里既有探讨芯片制造工艺的工程师,也有研究导弹飞行距离的专家。

发改委工业司职能调整

工业和信息化部前身_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时间_工业化信息部官网

最让人头疼的是工作范围重叠的问题,老张清楚记得有回会议开到夜深,发改委工业司的王先生猛地一拍桌面,质问汽车产业政策到底由哪个部门审批,他们负责十年的整车清单说撤就撤?最终还是新任部长做了决定,通信管理局继续归信产部领导,国防科工委的军工项目管理工作单独设局,而发改委原先负责的钢铁、机械等行业规范制定,全都移交给了新组建的原材料工业司。他曾经暗中查看了移交的清单,其中仅工业领域主管的正式文件,就占满了十八个档案箱。

工信部成立时间背景

工业化信息部官网_工业和信息化部前身_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时间

国庆节之前,他们总算领到了崭新的公章,老张讲那天办公场所跟过节一样,有个人找出2000年信产部创建时的老照片,相片里着中山装的前任部长和当下着西装的现任负责人形成强烈反差,墙上的标识更换了三回,从电子工业部变成信息产业部,而后又改成工信部,玻璃门映照中,可见通道尾端“军民结合”的新口号分外醒目。

老张时常经过信访局附近工业和信息化部前身,总能见到有人手持“恢复电子工业部”的标语牌。他习惯性地摆摆头,说道:“其实历次调整都是顺应时代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前身,要是当年没把工业和农业合并,怎会有如今5G基站的迅速建设?又怎能统一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规范?”倘若你身边也有亲历过单位整合的长者,不妨交流交流往昔的见闻,或许能发现更多耐人寻味的片段。如果觉得内容有价值,请给予支持,如有其他看法,欢迎在留言区交流,同时请将这段信息分享给关注该历史话题的伙伴。

地址:济宁市汶上县中都街道政和路868号 电话:0537-7212416 开放时间:周一到周五8:30-12:00,14: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