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最近心情特别好,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跟以前那个闷闷不乐的样子完全不一样了。几个月前,他正为自家公司研发的工业软件如何打开市场而苦恼,现在却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接下来要跟大家分享一下他是怎么借助工信部软促中心,实现事业上的重大突破的。
工业软件推广怎么破局?
老张在一家规模不大的科技企业担任产品主管职位,公司投入了三年时间精力,开发了一款针对工业领域的流程管理软件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其功能表现不亚于国外的同类产品,然而在推向市场后却遭遇了诸多阻碍。去年在上海工业博览会上,他带领团队连续三天派发宣传单页,虽然收集到了不少潜在客户资料,但真正愿意尝试使用的几乎没有。“一提到国产软件,客户首先想到的就是‘不靠谱’‘售后保障不到位’,我们技术方面的人员都急得快要发火。””老张呷了口茶,说起那段经历直摇头。
去哪里找靠谱市场资源?
新的一年开始了,之前筹集的资金快用完了,大家的工作热情也慢慢消退了。三月份刚开始的时候,在一场行业学习会议上,老张碰到了大学时的同窗,他现在在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下面的软件产业推进司工作。喝了两杯酒之后,老张向他诉说了不少烦恼。同窗听完之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们其实很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潜力,这样盲目摸索不是办法,不如来我们这里试试那个‘软件产业服务平台’。”
软件产业政策咋申请?
老张回到家,马上就去工信部软促中心的官方网站上查了资料,找到了“软件产业服务平台”的入口。在这个平台上,既可以提交软件著作权的变更和测评申请,最吸引他的还是“全国工业软件供需对接数据库”。3月15号下午,他一直守在电脑前,认真填写了产品的各项参数、实际应用的情况、能够适配的硬件设备等详细内容,心里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这又是一个没有太大作用的登记表格。
出乎意料的是,填好材料后的第七天,他收到了软促中心派驻苏州办事处的电话,那边表示他们的软件产品与当地汽车配件厂商的需求非常契合,打算在端午节过后来安排一次专门的洽谈会议,老张当时在部门会议上提了这件事,几个业务骨干特意把洽谈会议的演示文稿修改了五次。
企业对接会效果怎么样?
四月份十二日那次会面,他到现在还记着,地点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某个会议厅,到场的基本都是像凯越电子、东山精密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软促中心的人员先讲解了最新的“工业软件揭榜挂帅”的方案和购买扶持的举措,等到老张讲到“生产故障自动上报”“物料追踪智能分析”这些项目时,现场负责采购的领导们就小声议论开了。会议结束后,三家企业当场就要了测试账号。
资质认证流程麻烦吗?
他起初对“软件产品认证变更”这件事没抱太大希望。原先找外部组织办理必须先支付6万元评估费用,而且需要等待三个月的时间。在交流会议上,南京的一家智能生产公司向他透露,如果走软促中心的绿色通道,企业只需提交基本材料,审核时间可以缩短百分之四十。老张心里有点将信将疑,还是把申请给送出去了,6月5日那天,一条审批同意的短信突然就收到了,就连负责处理这件事的工作人员也感叹道:按照老规矩,这个步骤走到现在,得费老大劲了。
他们开发的软件在常州的汽车零件制造企业和无锡的两家相关工厂已经运行三个月了,上周成功拿到了第二笔资金,出资人非常看重软件被工信部软件推进中心纳入重点推荐名单这件事。前两天老张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张团队外出游玩的照片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文字说明是:找到正确的方向,比一味地忙碌更有意义。
如果你是专注于特色创新领域的创业者,或者正在探索产品脱颖而出的方法,可以关注工信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的相关网站,很多时候进步源于获取到精准的政策资讯,或是促成有效的资源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