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工信部办事愁吃饭?老周亲测周边餐馆,还打探了食堂情况

还在为去工信部办事时,想找个合适的餐馆吃饭而发愁吗?毕竟那里周围高楼林立,小饭馆都藏在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不小心就可能吃到难吃又贵的不合心意的“应酬饭”。今天就来分享下我朋友老周的真实情况,这半年来,他频繁去工信部办理相关手续,硬是把他周边方圆几里的餐馆都吃成了熟门熟路的人,还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工信部一楼食堂对外吗?

去年11月首次到工信部办事,上午九点的会议持续到十二点半,老周饿得胃部不适。他观察大楼门口不断过往的人群,猜想机关单位食堂应当物美价廉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附近餐饮,于是寻到旁门询问,保安师傅摇了摇头说:“食堂仅供单位人员使用,员工需刷工卡方可进入。”由此得知,想要免费使用食堂在此行不通,还是得自行解决用餐问题。

工信部附近快餐推荐老周实在没办法了,点开送餐应用,看到快餐选项挺多,不过评分大多在3星半上下。他挑了个分值稍高的粥店品牌,骑自行车五分钟去拿饭。店里条件不算好,但粥煮得够浓,小菜也很新鲜,花二十块钱吃得既饱又暖。他后来了解到,这条街道上隐藏着一家经营了十五年的包子店,里面梅干菜肉包的馅料非常饱满,汤汁丰富,再搭配一碗小米粥,十元人民币就能吃饱一顿,不过要在早上交通繁忙时段,就需要等候二十分钟的时间。

工信部步行10分钟餐馆

老周不着急的时候,他喜欢往南边走十分钟,去街角那家江西菜馆子吃炒菜。掌柜的是南昌人,他做的炒粉火候把握得很好,吃起来声音特别大;他做的三杯鸡是用砂锅装的,酱汁都沾在鸡肉上,又甜又辣的味道很足。初次前往时恰逢用餐时间,墙上的电视正播放新闻报道,邻座几位正边用餐边谈论着“专精特新”项目的申报事宜,谈话内容显得十分专业,仿佛是从事相同领域的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附近餐饮,老周还借机询问了许多关于表格填写的方法,此后几次办理相关事务都特意选择经过那个提供信息沟通的场所。

工信部周边人均50 restaurant

上个月资格初步审核顺利通过了,老周邀请了合作方汪总共进晚餐,两人从部门出来后向右转,经过两个红绿灯就有一家做粤菜的餐馆,它位于写字楼二层,店门口挂着红色的灯笼,看起来很有特色,他们点了烧鹅拼盘,吃起来皮脆肉鲜,海皇粉丝煲锅气很足,汪总连连称赞说这种粤式小炒比CBD那些连锁店的味道要好得多。结账时查看账单,有两道热菜和一碗汤,人均费用不到五十元,汪总表示满意,说:“老周这家店不错,选的地方既适合正式场合,又不会花冤枉钱。”

工信部附近24小时吃饭的地方

今年开头最不顺当,因为物料出了状况,忙活到深夜十一点才从单位离开。街上商店基本都歇业了,手机地图提示往东八百米有家卖陕北面食的馆子。进去时老板正在收拾店面,得知他还没用餐,就重新生火煮了碗羊肉面。面条是手工拉制的宽条,羊肉片切得薄而份量足,汤底浮着红油和葱花,吃完身体感觉热乎乎的,情绪也安稳了不少。

老周把十二家饭馆的开放时段和特色菜品记在手机记事本上,从夏天记到冬天。早上要去馒头店赶早市吃早点,中午要选江西菜馆吃快餐赶时间,请客吃饭就去广东菜馆显排场,晚上加班到很晚还能吃上羊肉面垫肚子。上周他领到那张资格证时,又去了趟江西菜馆,老板见他没点炒粉,笑着问这是什么情况。老周提着米饭,表示不再继续了,以后有机会可以来家里坐坐,并且可以跟他谈谈有关制造产业升级的最新措施。

实际上,不只是工信部门附近,处理公务的场所也常常隐藏着这类饮食故事。倘若你也经常来这儿办事,不妨试试老周推荐的这些地方,也许能够像他那样,在饮食的日常氛围中,为枯燥的行政程序增添几分亲切感。如果觉得有价值就点个喜欢,保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日后办事时若想找地方用餐,只需直接查阅这份“暖心指南”。

地址:济宁市汶上县中都街道政和路868号 电话:0537-7212416 开放时间:周一到周五8:30-12:00,14: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