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要精确了解行业动态,及时掌握政策动向,或者你的公司正处于技术革新的重要阶段,那么接下来一位朋友的真实情况,你一定要仔细阅读,也许能让你获得许多新的思路。
我有一个朋友,他叫老王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在深圳的一家电子零件厂担任生产负责人。那个厂子规模不大,大约有两百多人,主要给一些消费电子产品品牌供货。这些年市场竞争加剧,利润变得非常微薄,老王经常愁眉不展,总跟我抱怨生产线的效率提升不理想,研发方面的投入又不敢增加,担心钱白花了,厂子有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到了2023年下半年,老王觉得必须得想点办法了。那阵子,他天天查各种资料,希望能发现些机会。有一次,他无意中看到了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发布的一份关于“以工代训保岗位增工作”的文件,刚开始没太在意,觉得这种政策跟他们这种小作坊关系不大。
如何利用产业政策升产能?这个念头在他心里反复出现。老王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按照通知上的说明,找到了本地的工信部门。出门前,他特意把政策司文件里讲的“公司雇佣特殊人群能获得技术培训补助”那句话划了出来。
接待他的是一位年轻的职员,非常耐心地向他说明情况,说像他们这种依靠大量人工的企业,只要组织员工参与符合条件的技能培训,政府就会提供资助。老王听完之后非常高兴,这简直就像是意外之喜,既不需要公司自己承担高额的培训费用,又能帮助员工提高能力,这正好解决了他的当务之急。
老王一回到厂里,就召集了核心员工开了一个会,把这个情况通报给了每一个人,大家的反应都非常热烈。他们参照了产业政策司文件中指出的关键培养目标,同时考虑了本厂的实际情况,拟定了一份具体的培训方案,核心内容是关于新上马的生产线所需要的高精度组装工艺。
这个培训项目始于去年十月,为期两个多月。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找了一家外部单位,到他们的工厂里考察了政策执行情况。王厂长告诉我,那天他们心里很不安,担心操作上会有偏差。不过,考察团的专家们对他们依据政策进行技术改造和开展培训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这让老王感到非常振奋。
培训完成之后,成果立刻显现出来。工人们掌握新流程的情况大大改善,过去一条生产线每日最多能制造三千件达标产品,如今稳定能达到四千五百件。产品达标水平也从先前的93%提高到了97%以上。老王高兴地表示,随着产出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就相应降低了,盈利能力自然随之增强。同时,由于效率提升,工人们的收入也得到增加,整个厂区的向心力也变得更强了。
老王尝到好处后,对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发布的文件很感兴趣。他特意让办公室的文员订阅了这些政策信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每当有新文件发布,就召集大家学习讨论,研究哪些政策能和工厂的发展对接起来。他经常提及,过去认为政策仅停留在纸面,如今才领悟到,认真研读产业政策司发布的那些资料,确实能为公司发掘切实的进步路径,不仅能够领取实际的资助,同时也能明确未来方向。
因此,不论企业规模大小,都应密切关注工信部产业政策司的最新动态,根据自身情况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或许新的机遇就在前方。如果觉得这些内容有价值,请点击赞并加入收藏,再分享给身边需要的人,帮助更多同行通过熟悉政策、运用政策,让事业更加兴旺。有过相似经验的朋友,也欢迎在留言区讲述你的经历,我们共同探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