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在留言中提到,今年办工厂特别不容易,特别是在符合规定这方面,稍微有点马虎就容易出问题。我想起老周的情况——他在东莞经营五金加工厂已经十年了,有个月差点毁掉他的生意,这个事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25号令是什么?
去年9月之前,老周跟许多经营者一样,认为拿到执照、通过环评就结束了。后来街道工作人员上门,拿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规范工业领域招标投标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若干规定》(也就是25号令),就问他:"上个月华东的设备购买计划,公开招标的步骤都完成了没有?"老周当时脸色就变了,那批价值380万的数控机床,他是直接向合作多年的供应商采购的,没有经过招标程序。
25号令处罚标准有哪些?
往后半个多月工业和信息化部25号令,老周心里非常难受。他先找人打听了情况,了解到邻近乡镇有另一家规模相当的工厂,由于碰到过相似状况,被罚了项目款五百分之一,同时被列入了不良信用档案,银行方面的放款也被立刻停了。要查找25号令的文本,需要翻到第三章第四条,那里写得明明白白:如果本该公开招标却没招标,要罚项目金额的百分之零点五到一;如果情况比较恶劣,会禁止它在接下来一到三年里参与所有依法必须招标的工作。
去找律师时心里很没底,律师一句话让他明白了症结所在:重点在于财政资金的比例。虽然项目是自己出资的,但镇里提供的技改补助占了15%,所以情况就不同了。这番话让老周感到十分震惊,他马上让财务人员把过去三年的采购单据都仔细查了一遍,结果发现2022年那笔220万的模具订货也存在类似情况。
25号令合规流程怎么操作?
国庆节来临之际,处罚决定下达了:需缴纳2万8千元罚款,同时项目被责令暂停并实施整改。虽然与原先担心的巨额罚金相比,这个处理结果算是比较幸运的,不过后续的整改步骤让老周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聘请了专业的招标中介公司,依照规范重新启动了招标程序:首先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招标信息,在二十天的公示期间内,有七家供应厂商提交了投标材料,接着邀请了三位业内资深人士参与评标工作,并且整个评标过程都被录了下来,相关资料也妥善保存。
早先认为招标纯属浪费钱,后来才知晓这是在维护自身权益,老周这样说道。前些日子他赢得大湾区一项汽车零部件项目的竞标,客户方尤其强调需要提交过去一年的招标合规文件,经过修正的文件使他得以顺利达成合作。上个月我去拜访他时,看见他办公室墙上添了一块白板,上面列有"25号令核心内容",而且供应商合同里都夹着招标执行记录。
年底工业领域呈现复苏态势工业和信息化部25号令,当前接收到的生产任务有所增加,然而老周的心情却比以往更加安稳。他表示二十五号文件仿佛是企业的"保护屏障",起初佩戴时感到繁琐,适应之后才认识到其重要性。近期广州举办一场关于二十五号文件的政策说明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老周已经为三位同行朋友预定了参会席位。
如果你从事工业方面的工作,可以花半小时仔细阅读25号令的第二章节,特别是关于非公开招标采购的内容。觉得有帮助的话,记得点个赞和收藏,再转发给其他有需要的人,大家一起走合规的路,这样才更稳妥。